作者刘华杰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责编 许小编

  

▲刘华杰教授在崇礼

  阅读提示

哲学工作者有多种方式参与社会、影响历史进程。刘华杰和田松类似,选择的是非学院派的“批判现实”进路。“批判”意味着反省,不苟同于当下的流行范式;“现实”意味着不逃避当下的社会,知行合一,想以一己之力介入社会。刘华杰倡导复兴博物学,是想恢复人类与大自然打交道的一种古老方式,因为单纯反对、反省现代科技已经显得无力、虚弱。一些人在纸面上、研讨会上起劲地意淫“生态文明”和“诗意栖居”时,另一些人却动用权力、重型机械在开山凿地、破坏家园。批判必须转化成一种或多种现实可操作的办法。现代科技是进行时,不是“老海”说的“宿命”,人们的行动可影响科技的未来。哲学上看,艺术、文学以及博物学都是广义的认知活动,博物学应当在平行于科学的意义上提倡、发展,如果说现代科技的“架构”无法避免、根除,那么发展出替代性的准架构(人与自然交往的广义媒介)便是一种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刘华杰曾放肆地说“看花就是做哲学!”具体到张家口崇礼2022年即将到来的冬奥会,刘华杰认为,既然人们喜欢奥运,就不能回避它,而是要影响它,使得它更绿色。“绿色奥运”是官方认可的提法,实现程度与你我的提前介入程度有关。办法有许多,博物之路只是其中之一。《崇礼野花》是本简明的植物图册,但此时编这样的书并在奥林匹克公园会议中心首发,是想以十分具体的方式推进绿色奥运。现在不介入,到2022年就晚了。张冀峰说得好:“曾经‘避运’,现在是‘迎运’,但与其说‘迎运’,不如说是‘应运’。与其说以这本书迎接奥运,不如说是以这本书回应奥运,以一种审视反思的态度提供了另一种生存可能,提供了与奥运精神不同的理念。如果奥运给你的是一场狂欢,那么这本书会启发你回归博物并思考狂欢!《崇礼野花》与冬奥的关系很微妙正在于‘迎’与‘应’间的张力(引自张冀峰的微信)。不过,《崇礼野花》并没有说教味,它让你感受野花之美,心生爱慕之情。

◆ ◆ ◆ ◆ ◆

  

  

▲《崇礼野花》封面

  一

  崇礼,2022年冬季奥运会承办地之一。

  崇礼,原来的西湾子。

  300年前这里有就人信奉天主,

  18世纪这里就成立了天主教教友村,

  这里是“张库古商道”的必经之地。

  此时,“草原天路”闻名远近。

  来崇礼,一季滑雪,三季观花。

  

▲冀北翠雀花

  130年前大卫神父在此采集到一种非常特别的植物,

  标本寄回巴黎后弗朗歇把它全名为冀北翠雀花,

  双名中的种加词用的就是“西湾子”。

  

▲冀北翠雀花

  通过关注野花,推动绿色奥运。

  其中120个种为植物,另1个种为人类,共计121个种。

  2016年8月19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会议中心举办《崇礼野花》首发式。

  二

  这些美丽的植物,

  是像我们一样的生灵。

  所有的人种加在一起,不过一个物种,

  而瞿麦、囊花鸢尾、高山紫苑都可独立算作一个物种!

  花草没了,我们的生活也便缺了色彩,

  万物共生,世界才永续;

  伤害它们,

  就等于伤害我们自己。

  对于野花,

  喜欢就仔细观赏,

  为了明天、明年还能看到它们,请不要采挖。

  在它们所属的野地、山岭,

  它们自在生存,灿烂芬芳。

  移到别处,弄到花园,

  虽可勉强存活,甚至开花,

  但决不会如此美丽。

  尊重草木,手下留情!

  

  

  ▲崇礼正在重建的西湾子天主堂

  

  ▲胭脂花

  

  ▲长瓣铁线莲

  

  ▲华北耧斗菜

  

  ▲唐松草

  

  ▲长毛茛莲花

  

  ▲蓝花棘豆

  

  ▲北乌头

  

  ▲大籽蒿

  

  ▲紫苞鸢尾

  三

  《崇礼野花》作者答问(转自腾讯网)

  问:你为什么想写《崇礼野花》这样一本书?

  刘华杰(《崇礼野花》图文作者,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以下称刘):原因有很多,一是崇礼非常美,二是想为2022年冬奥会做点什么。

问:第一点好理解,不解的是第二点,能否说一下野花跟奥运有什么关系?

刘:坦率说,以前我对奥运会并不很在意,觉得跟我个人关系不大,甚至有些反感。2008年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那年我还特意“避运”于云南丽江。但后来我的想法变了,奥运是无法回避的,既然有那么多人喜欢奥运这种游戏(game),我自己也应当更积极地面对这样的世界性游戏。我想通过我个人的一点努力,而使奥运有所不同。听起来好像吹大牛,一个小人物能影响奥运?不过,我是认真的。如今,办奥运,牵扯到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都非常巨大,对环境、最资源的影响也非常巨大,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伦敦奥运会,再到目前正举办的里约奥运会,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奥运即所谓绿色奥运。崇礼地处塞北,其生态环境要比长城以南的地区脆弱,我编这部小册子,也是为了传达生态冬奥,绿色冬奥的理念,为冬奥会增加点绿色成分吧。这个想法得到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杨虚杰女士的大力支持,便立即付诸行动。

问:如何增加绿色成分?

刘:2022年冬奥会举办地是首都北京和河北张家口,雪上项目在北京的延庆和张家口的崇礼举行。很多北京人或许不很清楚,多年来崇礼、张家口以至整个河北省都为北京的发展默默地奉献着,那里为了减少对北京的可能污染而主动抑制了许多大开发。如今距离北京不远的崇礼以及张家口市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一些地方可以说比想像的落后许多、贫穷许多。媒体及有关部门不要动不动就说河北污染了北京。河北每一天都在支撑着北京啊(比如空气、水、蔬菜、风电)。想一想,北京为河北做了什么?冬奥会是一个机会,有利于让京津冀协同发展,百姓共享实惠。具体讲,机会之一便是北京、天津的城市居民到张家口地区旅游,能够推动当旅游业的发展。大家知道,发展旅游业有破坏生态环境的危险。我编《崇礼野花》这本书,以及即将出版的其姊妹篇《延庆野花》,目的就是为当地推荐和开发旅游资源和提供素材。张家口是有文化传统的地方,考古、历史、民俗等方面的情况我不熟悉,但涉及植物的部分我略知一二,因此就想着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旅客在自然环境中观花,是符合生态旅游原则的。崇礼恰好具备这样的条件。崇礼除了雪花,还有野花,除了滑雪,还能观花。到崇礼,冬季滑雪,春、夏、秋季观花,这就是我在书里讲的,一季滑雪,三季观花。

问:你觉得观花能改进旅游,听起来因果关系怎么不那么明显?

刘:哈哈,这需要解释一下。发展旅游业,总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如果考虑不周,自我约束不足,则情况就会变糟。很多地方为了发展旅游,破坏了环境,这么做有点得不偿失。习总说,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搞发展不能只顾当前利益。旅游开发有许多模式,我希望推动一种可持续的、符合生态原则的模式。当冬奥会举办权于2015年8月获取后,崇礼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房地产开发进入了快车道(之前的近些年已经在提速)。一些人去屋空的小村庄也缓过神儿来,有的甚至活跃起来。我编这本小书,首先是想让崇礼本地人进一步发现家乡的美丽,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保护好自己的家乡。其次,是想提高旅客的环保素质,希望人们能够明白,只有尊重当地习俗,不破坏当地自然资源,才能长久地,甚至永远地欣赏崇礼美丽的大自然。第三是提醒有关部门,要慎重开发。为了长远利益,就不能太短视,要合法地、合乎自然生态伦理地开发。

问:你对张家口及其崇礼有多少了解?

刘:有一些了解,但还要继续了解。张家口各区县我都一一去瞧过:北部的张北和康保、西部的尚义和怀安、南部的蔚县、东部的沽源和赤城、东南部的宣化、崇礼、下花园、怀来、涿鹿等。当然,有的地方看得细,有的地方只是大致瞧瞧。张家口各区县地貌类型极其多样,有沙漠、草原、湿地、小山、高山、大岭等,植物多种多样。张家口有大量古迹,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不过,我只是表面上了解了一些,观观光,拍拍照片,没有专门去研究。但我认为,关于张家口,很多相关内容绝对值得写,我也相信很多人并不了解张家口的历史、地理和文化。但我写不了,希望有人来写。但对这里的植物,我相对熟悉一些,我可以写。具体到崇礼,我专程到访的次数就更多了,崇礼的道路、教堂、旅店、滑雪场、山沟、小河等,我都比较熟悉吧,比如,哪个山坡哪个沟哪个岭长有什么植物,我基本心中有数。

问:崇礼最有特色的植物是什么?相比于北京延庆等地,在这里观花有何特别之处?

刘:崇礼最具特色的植物是冀北翠雀花,它的学名为Delphinium siwanense,种加词siwanense的意思就是西湾子,即现在的崇礼,因此也可以称它为“崇礼翠雀”。它是在华北地区能够见到的第二种毛茛科翠雀属植物,非常漂亮,也比较罕见。法国遣使会谭卫道(即大卫神父。麋鹿、珙桐、大熊猫标本的的采集与全命名均与他有关系)1862年来华,先在北京附近采标本,后来北上到了宣化、崇礼(那时叫西湾子)。他采集到这种植物的标本,寄给法国巴黎国立自然博物馆的植物学家弗朗歇(Adrien René Franchet,1834-1900)。后者于1893年发表了这个新种。地理上,崇礼与延庆接近,物种相似度较高,但到崇礼更容易观察到在延庆要费很多力气登到山上才能见到的种类。崇礼的道路系统非常发达,马路边就容易见到胭脂花、箭报春、囊花鸢尾、洼瓣花、长毛银莲花、花荵、高山紫菀、蒙古黄耆、蓝花棘豆、唐松草、麻花头、香花芥、草本威灵仙等。这里还有草原天路,也就是说,到崇礼来看花,实在是很自然的事情,但科学界、文化界没有为此做足信息服务。

问:你希望此书具体产生怎样的影响?

刘:希望不等于现实,但不敢想、不去做,就什么都不会有。我希望读者看到书里这些美丽的野花时,能有一种美的体验。进而希望有一部分人亲自到崇礼实地瞧瞧这些野花,书上看和在野地里看是感受截然不同。真花更漂亮、更生动,更能触动人们的神经。总之,我想通过野花,让我们关注崇礼,关注将来的冬奥会,以及崇礼可持续发展的明天。这前后因果关系,看似不直接,但确实存在,细想一下就明白,为了野花的持久生存,人们会更理性一点,让奥运更绿色,让崇礼更美好。

问:你是此类书的最佳作者吗?你的长处在哪里?

刘:哈哈,显然不是!我是哲学教师。我甚至没有正规学习过植物学。我只是一名植物爱好者,从博物的角度关心着植物。中国有无数植物学家和植物学博士,他们更有资格写这类书。但是他们没有写,他们甚至没有兴趣写。我唯一的长处在于,我喜欢植物,真的很喜欢,我也非常喜欢崇礼这个地方。我来过崇礼十多次,每次都不想离开,以后还要来多次。此书现在收录的植物种类不多,只有一百来种,多了可能会吓倒初学者。长远看,应当提供多种多样的崇礼植物图书,供不同类型的读者选择使用。我们应当考虑读者的需求,从供给端努力,出版多种类型的崇礼博物书,讲这里的鸟、蘑菇、木本植物、大田作物、民俗、历史文化等。崇礼滑雪已经相当成熟,甚至有一本滑雪指南。但据我所知,冰雪运动在中国并不普及,来这里的人对各家滑雪场的具体情况也不熟悉。这些事情,都需要有心人推动。

问:你最希望什么人先读到此书?

刘:许多人是不了解家乡的,也不热爱家乡。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我希望崇礼当地的小学生能最先读到《崇礼野花》。他们从父母那里可能了解一些当地植物的地方名,这很好,这是重要的基础。但是,如果读了此书,就可以知道植物志上的正规中文名,以及拉丁学名,想进一步了解某种植物就方便多了。知识只是一方面,可能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使小朋友们意识到家乡很美,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很美。他们了解了自己的家乡,对家乡有了感情,就会主动保护家乡的环境。

(2016-08-19)

  本文来自刘华杰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ea8790102wtiv.html